文献综述怎么写的快
一、文献综述意义。
“文献阅读报告”,即文献综述,是基于对某一研究领域文献的广泛阅读与了解,综合并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思考。通常认为应将文献综述与背景描述相区别。
选择研究问题时,需要了解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,这些内容都属于背景描述,关注现实层面的问题,严格说不是文献综述。文献学是学术观点与理论方法的整合。第二,文献评述是批评性的,因而应以作者自己批判的眼光对文献进行归纳和评论,而不只是对相关领域的“堆砌”。评语要以问题为主线,也就是说,别人怎么看、怎样解决你提出的问题,他们的方法、理论是否有任何缺陷?如果其他学者已经很好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,那么就不需要重复研究了。
二,意义与目标。
在此基础上,总结和综合该方向已完成的工作,了解目前的研究水平,分析存在的问题,指出可能的研究问题及发展方向等,并列举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参考资料,为后人提供了一笔可观的财富,可指导撰写开题报告和论文。
三,主要内容。
1.这方面的研究意义。
2.本领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脉络。
3.当前的研究水平、问题和可能的原因。
4.其他研究专题,概述发展方向。
5.自己的见解和感受。
四,分类
综述可分为两类。一种是比较宏观的,涉及的范围比较广,涉及的范围比较广,或者是一个大型的研究方向,一类比较微观,这种综述可能涉及一些比较小的研究方向,甚至涉及到一个算法,谈论的问题更加具体和深入。后者立意高,范围广,面宽,所以又不易深入,较好地阅读理解。对于初入道者、对全局有一定认识的读者来说,这是非常值得借鉴的。但是,想要对题目进行深入研究,就希望能够对后一类综述有所帮助,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但往往不能做到如愿以偿,所以只好做旁证博引,由自己来完成这个题目的综述。在撰写学位论文的时候,我们所要写的也就是这种结合自己研究课题所撰写的综述。
五,难点
一份优秀的文献综述,既有高屋建瓴,也有现实意义;既有既有,又有有。文献学顾名思义,包括“综”与“述”。第一部分的“合成”并不是太难,依据所查阅的大量文献进行综合分类、提炼、概括就可以做到。后面一部分的评语和评析则是一篇“评语”质量高下的分界线,它要求结合作者本人的理论水平、专业基础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在对问题的理性剖析的基础上,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。
六,如何收集信息。
1.面向主流。其中,主流文献,如核心期刊、经典著作、专职部门研究报告、重要文献观点、重要文献评述等,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程。但大部分大众媒体的相关报道或言论,虽有些价值,但时间精力所限,可从简。
要想了解这一领域的主流,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:
(1)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,在找了一、两篇“经典”文章之后,再仔细阅读其参考文献。高品质的学术文章,一般都不会忽视该领域的主流,经典文献。
(2)利用校内图书馆的《中国期刊网》、"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"及外文过刊阅览室,可以查阅一些较早的经典文献。
(3)国家图书馆,一些社科书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或更早出版,学校图书馆常常不收,而国图却多了一本(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交交国家图书馆),更有甚者,国图还收集了许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国文献,从网上很容易查到。
2.随时整理,如分门别类、文献资料、藏书地点等。写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,有些文献读到时并不一定有用,事后想也找不到,所以有时候记录是非常必要的。罗仆人积累了一本研究中国政策进程的书单,还专门记载了书目编号和藏书地点。与此同时,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,不妨作一次读书笔记,摘录其中重要观点和论述。如此循序渐进,到真正开始撰写论文时已积累了大量的“干货”,可随时享用。
3.根据问题对文献进行综述。文献学,犹如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出一条通往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的道路,当然也是直线距离最短的路,最为省事,但沿途风景颇多,迷恋风景的人往往会绕道而行,相反,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不知所终。所以,在进行文献综述时,头脑永远要清醒:我要解决什么问题,别人怎样解决问题,讲得有理,都可以。
综述是您查阅有关文献的结果。一切学习都应立足于先贤,遵循学术传统,不能空谈空谈。您必须告诉读者,关于这一课题的前人研究到了什么程度,有什么缺陷,应该在哪些方面展开。既是对前人研究的尊重,又显示出您的论文价值所在。本论文所涉及的任何重要成果,应在综述中予以体现,并列入参考文献。评述不是概括性的,不应泛泛的引用和概括,而应加以扬弃。不然的话,如果别人做得好,你要你写文章干什么。评述很容易看出作者在这一领域的功力,因为作者需要广泛的阅读,并了解不同论文在关键假设和模式方面的主要差异。一个优秀的综述本身就是一篇独立的文章。
以上就是关于“文献综述怎么写的快”的全部内容了,想了解更多论文查重知识,请持续关注论文查重论文知识频道,小编会为大家收集更多的论文知识哦。